物流是制造業、電商、外貿等重要行業的重要環節,受疫情影響,2020年,
不少區域市場面臨著貨運受限與物料缺口的雙重擠壓,也正是如此,海外物流迎來新機遇。
國際物流看好跨境電商
國際物流業務上,聯邦、UPS、DHL、雅瑪多四家國際巨頭一直深耕國際物流市場,
具有海外基因的國際物流企業看好當前跨境電商格局。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了31.1%。
在全球經貿合作面臨挑戰之時,跨境電商的發展不僅進一步助推了國內的消費需求,也聯通盤活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連接,
使得中國市場更深入和廣泛地融入到全球經濟活動之中,從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持續發力跨境電商,是國際物流促進機遇共享的一個關鍵突破口。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嘉良認為,全球范圍來看,
中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促使亞太市場占據了全球電商市場份額的62.6%,進一步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跨境電商已經成為連通國內國際雙市場的重要紐帶和拉動經濟增長的新通道。
面對新的購物消費跨境電商物流需求趨勢,國際物流服務也從提升總體電商服務能力、
拓展運營網絡、推動科技創新、增強人員和資源配置上,增強運輸能力。
陳嘉良認為,跨境電商集成發展的物流企業,積極部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相關服務的提升,與當地相關部門緊密合作,
搭建增效平臺以加大對企業進出口業務的支撐,解決由于進出口流程所帶來的時間和費用成本問題,助力跨境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
國際物流也一直積極探索海外業務,近日,DHL快遞與SmartLynxMalta航空宣布簽署一項全新合作伙伴協議,
引進兩架新改裝的空客A321-200貨機加入DHL快遞歐洲機隊,進一步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
DHL快遞全球航空機隊管理高級副總裁Geoff Kehr認為,DHL快遞在引進新一代改裝貨機方面,
通過引進高效可靠的貨機,不斷推進DHL快遞機隊現代化建設。
物流企業紛紛出海尋機
在中國國際快遞業務中,國際四大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七成。
不過,我國物流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出海尋機。
順豐、中通、菜鳥、韻達等快遞企業正加快國際布局。
近日,順豐控股在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收購嘉里物流完成后,
公司國際業務收入將會大幅提升,順豐將借助嘉里物流補齊國際業務短板。
順豐國際認為,在國內大市場背景下國外可挖掘領域仍大面積存在。據了解,目前順豐海外企業國際業務收入占比在20%,
提升空間廣大。而順豐海外業務也打出穩健發展牌,隨中國企業出海,拿到保底訂單后,建立倉儲,再開展本土業務。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菜鳥物流攜手創新工場領投,云啟資本跟投模式下,環世物流獲得數億人民幣融資,
將主要用于數字化體系建設和全球化網絡的擴張。菜鳥物流還入股寧波大掌柜物流公司,
菜鳥物流對環世物流集團和大掌柜公司的投資,為打造國際物流新業態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韻達正加快全球化布局。繼去年韻達國際宣布推出CN-UAE全球快遞,近日韻達國際方面再次拓展業務,
韻達國際正式推出中墨國際快遞服務,該服務包含中墨特快和中墨經濟兩個方向。
快遞業務國際化布局并非跑馬圈地那么簡單,為了提速,這些企業也曾以加盟形式開拓海外市場,然而并不成功。
對此,專家認為,在海外業務拓展的在業務出海不能只搶占市場,國際物流服務需要認識到自身的優勢,
結合對當地市場和當地貨運規則的了解,有效調用當地運力資源,定制本地化的端到端物流解決方案,
從而能夠以發達穩定的全球物流網絡和充足的運力保障運輸的時效性和可靠性,滿足整體跨境電商的服務需求。
海外市場拓展可期
即使市場空間巨大,但不可否認,國內新增跨境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國際快遞和EMS手中。
目前國際快件市場仍然是以四大國際快遞公司為主導,國內企業的市場占比依然較低。
為了更好地“走出去”,物流企業正努力完善自身產業鏈,建立覆蓋全球的運輸網絡。
在海外業務拓展方面,哪些領域、地域將存在機會?物流從業人士介紹,
拓展海外業務可在海外機場周邊尋找制造業機會,尤其是一些高新產業的聚集地。
制造業企業對時效快遞服務的需求核心在于更高效的發展,尤其是高端制造、信息產業相關行業對高效物流需求強烈,
尤其是制造業子行業包括通信設備、計算機設備、儀器儀表、專用設備、運輸設備、新材料等。
制造業發展變相推進了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國際快遞為例,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制造業向亞太地區轉移,
聯邦快遞就以收購飛虎航空為契機,開始在亞太地區布局,
并在上世紀90年代通過一系列業務拓展以及并購成為了具有全球運輸能力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日本雅瑪多集團此前曾以大宗商品運輸業務為主,在經歷石油危機后,察覺到國際貿易形式和日本制造業產業迭代的變化,
開始投入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運輸業務興起,并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物流服務商。
現在,中國在貿易全球化的大潮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拓展跨境電商、
電子商務和重要的防護設備以及醫療必需品的運輸需求持續增長,對于物流企業而言,機遇大于挑戰。
專家認為,隨著快遞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小型快遞企業向個性化轉型,
中型快遞企業向專業化轉型,大型向綜合物流延伸。此時,對于走出國門的快遞企業而言,不僅是開通航線、
開網點和布局網絡,更要有企業的IT和人才儲備,滿足本土客戶還有跨境客戶的需求。